以下香港BUD政府补贴申请指南及常见问题及解答(全面版),涵盖政策核心要点、申请实务及风险提示,由仁港永胜唐生讲解:
BUD专项基金全称“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立,旨在帮助本地非上市企业通过品牌建设、技术升级、商业模式创新及拓展内地/自贸协定经济体市场提升竞争力。
资助规模:
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100万港元,累计资助上限提升至700万港元(可立项70个项目);
政府承担项目总开支的50%,企业自付50%。
覆盖市场:内地、东盟十国及与香港签署自贸协定的37个经济体(如日本、韩国、英国等)。
2024年新政:新增“电商易”计划,允许灵活使用100万港元资助发展跨境电商业务。
点击这里可以下载PDF文件:香港BUD政府补贴申请指南
企业性质:
香港注册的非上市企业(排除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保险机构等);
成立满1年且有实质性业务运作(需提供以下证明文件):
员工记录:至少2名员工连续缴纳强积金满3个月(需提交强积金供款记录);
财务记录:最新审计报告、银行月结单、利得税报税表及税务评估通知书;
商业运营:香港实地办公证明(租赁合同、办公室环境照片、水牌及水电费单据)。
经营规模:上年度营业额≥300万港元(需提供审计报告)。
直接控股:香港公司直接持有内地业务单位≥50%股权;
股东控股:香港公司单一股东(自然人)持股≥30%,且该股东同时持有内地业务单位≥50%股权;
一致股东:香港公司与内地业务单位由同一群股东(自然人)全资持有。
注: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保险机构不适用该项补贴。
申请香港BUD政府补贴是一项严谨的事务,选择专业的服务商协助很有机会可以事半功倍。选择仁港永胜,让老板少走弯路一直以来都系我们目标,请联系我们业务顾问协助提交申请啦。
发展品牌:
品牌定位、商标/专利注册、形象设计、广告推广(线上营销、展会活动);
建立电商销售平台(如天猫国际、亚马逊店铺搭建及运营)。
升级转型:
技术研发、生产自动化设备采购(需与升级直接相关,非基础设备);
管理体系认证(ISO)、产品检测认证(如CE认证)。
拓展内销:
市场调研、销售渠道开发(电商入驻费、跨境物流支持);
样品制作、参加境外展会。
新产品/服务开发:需说明与现有业务的关联性及升级路径;
设备采购:必须用于技术升级(如智能生产线),并放置于BUD认可的内地业务单位;
增设业务单位及员工:增聘人员需与项目直接相关,且完全用于项目执行;
审计要求:项目完成后需外聘核数师审计账目,确保资金合规使用。
准备阶段:
整理企业资质文件(商业登记证、审计报告、股权证明);
编制项目计划书(需明确目标市场及与内地业务关联性)。
递交申请:
通过香港工业贸易署提交电子文件,标准审批周期3-6个月;
“申请易”快速通道(资助≤10万港元):审批缩短至30天,项目周期限12个月。
拨款与执行:
首期拨款75%:签约后1-2个月发放;
尾款25%:项目完成并提交审计报告后2-4个月发放。
材料真实性:首次申请因资料错误被拒,后续审核将更严格,三次失败可能列入黑名单;
执行合规性:
资金用途必须与申报计划一致,擅自变更需退还拨款;
采购设备需保留发票、合同及验收证明;
专业服务建议:建议委托专业顾问机构仁港永胜优化申请材料(如股权证明、项目关联性说明),规避常见拒批风险。
某香港电子企业通过BUD基金获批194.93万港元,用于:
品牌升级:华东/华南市场广告投放(政府承担50%);
电商拓展:天猫国际旗舰店搭建及物流系统优化;
技术认证:CE认证及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升级。
BUD专项基金为香港企业提供了覆盖品牌、转型、内销的全链条支持,但需严格满足股权关联、实质性运营及项目合规要求。建议企业优先通过“申请易”或“电商易”试点小额项目积累经验,并借助专业机构提升700万港元总额度利用率。最新政策动态可查阅香港工业贸易署官网或咨询专业服务机构仁港永胜。
重申:仁港永胜仅向符合条件企业提供协助服务,绝不弄虚作假。
香港BUD政府补贴申请常见问题及解答(全面版)
以下是整合并补充后的 香港BUD政府补贴申请常见问题及解答,涵盖政策核心要点、申请实务及风险提示,由仁港永胜唐生讲解:
哪些企业符合申请资格?
香港注册的非上市企业,成立满1年,且有实质业务运作(需提供强积金记录、审计报告、租赁合同等证明)。
上年度营业额需≥300万港元(需审计报告)。
排除对象: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保险机构等。
“实质业务运作”如何证明?
员工记录:至少2名员工连续缴纳强积金满3个月(需提供强积金供款记录);
财务记录:最新审计报告、银行月结单、利得税报税表及税务评估通知书;
办公场所:租赁合同、水电费单据、办公室环境照片及水牌。
内地业务单位的股权关联要求是什么?
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香港公司直接控股内地业务单位≥50%股权;
香港公司股东(自然人,持股≥30%)同时持有内地业务单位≥50%股权;
香港与内地公司由同一群股东(自然人)全资持有。
股东为法人(非自然人)是否符合条件?
不符合,股权关联要求中的“股东”需为自然人。
哪些项目可申请资助?
品牌发展:商标/专利注册、广告推广、电商平台搭建(如天猫、亚马逊);
升级转型:生产设备采购(需与升级直接相关)、管理体系认证(ISO)、检测认证;
内销拓展:市场调研、展会参展、跨境物流、样品制作。
注:设备需放置于BUD认可的内地业务单位,增聘员工需与项目直接相关。
哪些费用不被覆盖?
基础设施建设(如厂房装修)、日常运营成本(如工资)、已获其他政府资助的项目。
资助金额上限是多少?
单个项目最高100万港元,累计资助上限700万港元(可立项70个项目),政府承担50%费用。
是否可以资助海外市场(如东盟国家)?
可以,BUD基金覆盖内地及37个自贸协定经济体(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申请需要哪些材料?
基本文件:商业登记证、审计报告、股权结构证明、项目计划书;
补充材料:强积金供款记录、办公室租赁合同、目标市场相关执照。
审批周期多久?
标准流程:3-6个月;
“申请易”快速通道(资助≤10万港元):30天内审批,项目需12个月内完成。
补贴如何发放?
首期75%:签约后1-2个月发放;
尾款25%:项目完成后提交审计报告,审核通过后2-4个月发放。
项目执行期间能否变更计划?
需提前向工贸署提交变更申请,获批后方可调整,否则可能需退还资金。
项目延期如何处理?
需提前申请延期(最长延期6个月),需提供合理理由(如疫情、供应链中断)。
成功申请后不执行项目会怎样?
政府将抽查项目进度,若未按计划执行:
终止发放尾款25%;
追回已发放的75%补贴;
严重者列入黑名单,影响后续申请。
资金使用有哪些限制?
仅限核准项目,擅自变更用途需退还拨款;
采购设备需保留发票、合同及验收证明。
审计报告有哪些要求?
需由香港持牌核数师出具,涵盖项目开支明细及资金合规性,并附原始凭证(如收据、合同)。
申请被拒的常见原因?
材料不全(如股权证明不清晰);
项目与业务关联性不足;
企业同时执行多个项目但能力不足。
如何提高申请成功率?
优先选择“申请易”或“电商易”试点小额项目;
委托专业机构仁港永胜优化材料(如项目计划书逻辑性、股权证明完整性);
确保项目与现有业务高度关联,并细化预算与时间表。
是否必须通过代理机构申请?
非强制,但专业机构可规避材料疏漏、流程延误等问题,尤其适合首次申请企业。
如何最大化利用700万港元资助额度?
分阶段申请多个项目(如品牌、技术、内销并行),确保每笔资金用途明确;
结合“电商易”专项,优先布局线上渠道。
补贴是否需要偿还?
无需偿还,但需严格用于核准项目,否则需退还拨款。
能否同时申请多个项目?
可以,但累计项目数≤70个,且需说明已获批项目的进度与资金使用情况。
香港公司在内地没有子公司,能否申请?
可以,但需通过股权关联证明对内地业务单位的控制权(如股东控股或一致股东)。
员工培训费用是否可报销?
可以,但需与项目直接相关(如技术升级培训),且人工成本不超过总预算50%。
项目完成后是否需要提交成果报告?
需提交审计报告及项目成果总结(如市场拓展数据、品牌影响力提升证明)。
BUD专项基金申请需重点关注 资格合规性、材料完整性、项目关联性 三大核心:
注:若涉及股权结构或项目设计复杂问题,建议咨询专业服务机构仁港永胜获取定制化方案。重申:仁港永胜仅向符合条件企业提供协助服务,绝不弄虚作假。